公司新闻
遥感技术步骤(遥感技术步骤有哪些)
发表日期:2024-10-04

遥感信息处理分析交互解译流程

1、遥感信息处理分析交互解译流程是为广大的遥感地质人员和区域地质人员,在遥感地质填图过程中提供一种方便、快捷的软件应用系统。该系统可以实现从用户进入系统到遥感影像预处理或矢量数据处理—图像增强处理与分析—地质图制作直至地图输出等一体化功能。其工作流程如图3-6。

2、常规解译步骤分为初译、中间性解译和最终解译三个阶段。每个阶段都要厘定特殊的目的和任务,建立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工作思路。一定要贯彻遥感地质先行的思路,不能把遥感解译流于形式和“走过场”。初译 应用新合成遥感图像对照已有地质资料进行解译,熟悉和掌握遥感图像与基本地质结构的关系。

3、信息处理 信息处理是指运用光学仪器和计算机设备对所获取的遥感信息进行校正、分析和解译处理的技术过程。信息处理的作用是通过对遥感信息的校正、分析和解译处理,掌握或清除遥感原始信息的误差,梳理、归纳出被探测目标物的影像特征,然后依据特征从遥感信息中识别并提取所需的有用信息。

4、遥感图像的目视解译过程通常遵循以下程序展开。 准备工作阶段 包括资料的收集、分析、整理和处理。

Sar成像l1a处理

1、L1A处理是SAR成像处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采用不同的算法和工具,可以实现对原始数据的校正和处理,从而获得高质量的遥感图像。随着遥感技术的不断发展,SAR成像技术将会有更广泛的应用和更加精细的精度。

2、首先,使用/SARscape/Import Data/SAR Spaceborne/Single Sensor/GAOFEN-3工具对GF3 L1A级别数据导入,得到SARscape格式的slc数据,再进行下面的操作。数据导入操作在此不做赘述,可参考: http://blog.sina.com.cn/s/blog_764b1e9d0102yl6s.html 中相应内容。

遥感图像几何校正步骤

1、第一步:打开并显示图像文件 2 选取已有的哈密地区2011年的遥感影像,由于原图已做几何校正,因此将原图作为基准图,另外将原图做一角度旋转,删除其空间参考信息,保存作为待校正图像。用原先的图像作为参考对旋转后的图像进行几何校正,使得其比较精确。

2、打开envi classic 打开遥感影像,一般以高空间分辨率影像为基础对低空间分辨率或同空间分辨率影像进行校正。打开校正工具 选择好基准影像和被校正影响后后,点击ok,进入选点窗口 通过鼠标或键盘等操作,使左右影像右下角十字指定在相同位置,控制点点尽可能选择在明显地物点,选点分布要均匀。

3、遥感影像图的几何校正有3种方案 ,即系统校正、利用控制点校正以及混合校正。几何精校正就是利用地面控制点GCP对各种因素引起的遥感图像几何畸变进行校正。

4、第一步:几何精校正与图像配准 引起图像几何变形一般分为两大类:系统性和非系统性。系统性一般有传感器本身引起的,有规律可循和可预测性,可以用传感器模型来校正;非系统性几何变形是不规律的,它可以是传感器平台本身的高度、姿态等不稳定,也可以是地球曲率及空气折射的变化以及地形的变化等。

遥感图像融合步骤

1、打开HSV图像融合工具选项卡;2选择RGB波段 3选择高空间间分辨率影像(全色)4设置输出选项设置 5目视检查融合效果。

2、第二步:图像融合 将低分辨率的多光谱影像与高分辨率的单波段影像重采样生成成一副高分辨率多光谱影像遥感的图像处理技术,使得处理后的影像既有较高的空间分辨率,又具有多光谱特征。

3、常见的图像融合方法原理:Pan-sharpnened影像融合,HSV变换,Brovery 变换,主成分(PC)变换。

4、图像融合 图像融合,是将 低分辨率的多光谱影像 与 高分辨率的单波段影像 重采样生成一副高分辨率多光谱影像遥感的图像处理技术,使得处理后的影像既有较高的空间分辨率,又具有多光谱特征。


Copyright © 2021-2024 Corporation. 豫ICP备20015022号. leyu·乐鱼(中国)体育官方网站 版权所有